折耳猫怎么来的?
这个问题的源头,其实在于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。20世纪以前,人们普遍认为遗传物质主要集中在细胞核里,而位于细胞质里的线粒体仅仅起到“提供能量”的作用,并不参与遗传的过程。因此当时人们认为,线粒体的基因不会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,自然也就不会传递任何遗传信息。 1953年,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,揭示了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奥秘。随后,他们在《自然》杂志上发表了文章,阐述了线粒体基因组的存在和结构,并第一次提出了线粒体遗传(mitochondrial genetics)的概念。
尽管后来的研究证明线粒体本身也能产生微量的RNA和蛋白质,而且线粒体内也存在少量的DNA修复酶,但这并不能改变线粒体遗传的本质。因为这些能够合成自己所需的RNA和蛋白质的线粒体基因只占全部基因组的很小一部分,且它们合成的产物对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。 随着对线粒体研究的深入,越来越多的疾病与线粒体基因相关。其中最让人熟知的莫过于囊性纤维病变(Cystic Fibrosis)。这种疾病是由于肺部呼吸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缺氧、呼吸困难,是遗传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。引起该病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叫做CFTR的蛋白,它属于离子通道类蛋白,在呼吸代谢过程中起着调节细胞内钙离子的作用。
然而令人诧异的是,虽然CFTR的编码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进行编码,但该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却仅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。有研究表明,当CFTR基因发生点突变时,即使是在细胞外液中添加大量的钙离子,也不能完全阻止CFTR蛋白的丢失;而当细胞内的钙离子水平升高时,CFTR蛋白则会从线粒体内膜转移到细胞膜表面,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激活相应的信号转导通路,最终引起细胞功能障碍[6]。 这显然与人们之前对线粒体基因组的认识相矛盾。为此,美国科学家用CFTR基因敲除的小鼠进行了实验,最终证明了线粒体基因组的确存在主动表达(Active Expression)[7]。
事实上,除了像CFTR这样的代谢酶之外,线粒体内还有很多激素受体的亚家族,它们的基因同样能进行主动表达。这些由线粒体内mRNA所表达的蛋白质有的参与氧化磷酸化过程,有的则起信号转导的作用,调控细胞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细胞间的通讯。 近年来,由于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步,科学家们已经能够获取细胞或组织样本中全部的DNA序列信息。通过对这些数据集的分析,人们发现线粒体基因组不仅参与了代谢过程的调控,而且还参与了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过程。在衰老过程中,线粒体基因的表达会发生显著变化,进而影响各种代谢途径。同时,衰老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也会逐渐减少,这会导致线粒体内的基因表达更加容易受到干扰。尽管目前线粒体基因在整体基因组中所占的比例极低,然而它的异常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年龄相关性并发症,比如糖尿病、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[8]。